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李国政的博客

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日志

 
 

元宵夜撒灯、滚冰及其它  

2014-02-14 10:37:59|  分类: 散文汇编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元宵夜撒灯、滚冰及其它

李国政

小时候在农村逢元宵夜晚村中很多居民就会在家中宅院和粮仓等四周进行“撒灯”。所谓撒灯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农村没有电灯,为了祈福照明,用煤油或柴油拌上一些米糠或锯末等,撒在自家宅院、马厩、牛棚、猪圈、鸡舍和粮仓等四周,用火点燃,以一个个连接成串小火堆代替“灯火”,诚所谓心到神知。有的奢侈者,把这种灯从自家门口一直撒到公用井台上,以接引乞福。由于撒灯活动大部分内容在室外进行,元宵夜晚天清气朗,月明风静,撒灯全部活动都可以正常进行,人们称为“收灯”。预测今年风调雨顺,年景不错,否则室外撒灯活动就要受到限制。自从村里有了电灯,这种撒灯方式也与时俱进,人们逐渐用灯炮取代燃烧的谷糠或锯末,燃灯时间变为彻夜通明,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虽然这样,有的农民一边使用现代手段进行撒灯,一边旧习不变,用油拌上点米糠点燃,以示祝贺节日吉庆。

“滚冰”是过去元宵夜少年儿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滚冰活动多在井台附近进行,道理很简单,井水和海水相接,村中水井和龙宫相通,滚冰就是“引龙入室”祈求吉庆。我的老家在松嫩平原上比较大的一个村子中,村中上个世纪六十代就已经有近二千人口,村中只有十几口水井,其中有八口井由各个生产队分别在队部院内开挖专用于生产需要(饲养马牛、喂猪与做豆腐等)。由于地处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和少陵河冲积平原中,地势海拨比较低每口井最高水位距离地面只有三、四米左右。每到冬季井口结的冰层非常厚影响取水和安全,为了保证人畜用水需要,生产队雇用专人每天早晚时间进行人工除冰,每个井台存有很多碎冰块,形成冰堆,围在井台四周。这种现象在松嫩寒地黑土平原村落中比比皆是,只是冰堆大小不同。每到元宵夜明月当头,村中儿童在老年人支持下为祈求吉庆,纷纷到井台前冰堆上进行“打滚”,称为滚冰,滚的距离较近的只在井台附近,远的从井台边一直滚到家门口。滚冰结束,还要从井台前抱回几块比较大的冰块,放在家里水缸及粮囤边,以求祈福。

至于在农村的井台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冰,原因有两点。一是松嫩寒地平原在数九时节气温非常低,晚上气温经常在零下30-40℃,在户外可谓滴水成冰。二是当时在农村土井中取水,是在井口上架一木制或铁制辘轳牵引一个柳编水罐(后改成橡皮罐)提水,用水罐提上后再把水倒进自备的水桶中,挑到家中或生产队里。在汲水过程中水泄落到井口或井台上,由于人畜用水量比较大,取水次数与数量比较多,“漏桶效应”积的冰层比较厚。为解决积冰问题要进行镩冰,所谓镩冰是用一种叫作冰镩的铁制凿冰工具把井口和井台上积冰除掉。户外土井边都有很大的镩下来的冰堆,都是大大小小的碎冰块。来到牡丹江边上居住后,当地居民无处去找农村中的土井,能见到的是牡丹江这条大江冻成的冰川,好事者元宵节夜晚到江中去滚冰成为一大乐事。如今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不见了户外土井的踪迹,村中传统的元宵节夜晚滚冰活动渐成历史事迹。

元宵节称为上元节,古人说佳节燃灯共享的有神、魔、仙、兽、人和冥六界,各界中最不能忘的就是已逝的老祖宗。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在“撒灯”时,先要到祖坟前送灯。三十多年前在农村给祖父母坟前送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使用自制煤油灯或蜡烛。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好了,村民元宵夜给老祖宗坟前送的灯基本改成用电池做能源的“电灯”。“燃灯”祖训是家家户户在挂灯笼前,先把灯下洒扫干净。传说理由是在元宵佳节夜晚,各位神仙都要归位享受人间万家灯火,姜子牙受元始天尊他老人家委派在分封诸神后无处可去,只好躲在灯影中以避诸神。当年生产队劳动常听说歇后语“太公在此,诸神归位”,就是由此引伸而来。这与能耐得寂寞和坐得冷板凳的人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说教是相通的,世上诸界如此,人间也不例外。元宵佳节习俗有各种缘由,就所接触事例介绍一二,共享共贺康安。

二0一四年二月十四日

  评论这张
 
阅读(668)| 评论(6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