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李国政的博客

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日志

 
 

相对满意原则与群体决策  

2018-03-19 16:44:34|  分类: 专业文章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相对满意原则与群体决策

 李国政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某一群体成员对同一活动决策意见相左,彼此争执不下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木匠多盖倒房子”现象,当群体成员意见不一争议结果最终可能是一个折衷意见。一般情况下是采取群体决策方式,决策团队成员集体进行表决,少数意见服从简单多数。这种决策结论无所谓科学优化,只是简单多数取得相对满意。相对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来的,“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但是,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企业和决策者,要对未来做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只能做到简单多数支持,进行相对满意决策。

 某个三口之家富裕了,想添置一台电脑,以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孩子从经济角度考虑,倾向于自己“攒机”;而父母希望获得较好的服务,以免买进来电脑后在出现故障时为修理问题而着急上火,所以希望购买“品牌机”。究竟买什么样的电脑,一家人争执不下,于是向亲朋好友咨询,结果多数人的意见是电脑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买“品牌机”无法进行及时升级,价格又昂贵,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自己装机。最后,妈妈的立场转变了,转为支持孩子,虽然爸爸仍然坚持认为“品牌机”好,最后这家人还是自己动手装了一台“杂牌机”。

 最难决策是二人团队对同一活动决策意见不同,彼此互不妥协,事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福建民歌《天黑黑》说的是一天做晚餐时对一条鱼采取什么吃法,老翁要吃咸老妪要吃淡,老两口互不让步把锅打破。这首歌曲通俗易懂地说明二人决策意见不同又没有第三者居中调解,最好办法是双方彼此妥协让步,和气生财。古往今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群体在某个活动中意见相左两种决策方案如果不可能得到双方一致同意,经常是把不急迫解决的问题暂时进行搁置或者采取双方都能接受的第三种方案,这考验双方的胸怀与智慧。社会实践中这是避免出现“砸锅”现象的最简单决策方法,最简单方法往往也是最有效解决问题方法之一。

 群体决策重要原则,是采取民主集中方式。民主性是指决策者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甚至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

遗憾的是,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种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影响与干扰,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现代决策为了增强决策科学性和可靠性,很多采取智囊集团参与的决策方式,但是运用任何指导思想和方式进行决策,都不可能把决策者意见排除在外。一个企业或其他群体进行决策,为了取得优化决策方案,通常情况下以取得决策成员多数相对满意结果为基本指导思想。

 二0一八年三月十九日写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温春镇

  评论这张
 
阅读(438)| 评论(5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